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部署,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竹興農富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優化布局、調整結構、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充分發揮竹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加快實現由竹資源大省向竹經濟強省跨越,使竹產業成為推進綠色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中具有帶動性、標志性的重要產業。
(二)目標任務。到2022年,全省竹林面積增加到1800萬畝以上,現代竹產業基地突破1000萬畝;建成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10個、竹林小鎮30個;實現竹業綜合產值1000億元;基本形成一產優、二產強、三產興的竹產業體系,綠色生態、優質高效、三產融合的竹生產體系,標準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竹經營體系,全方位、全鏈條、一站式的竹服務體系。
(三)總體布局。依據資源分布和發展基礎,推動形成“一群兩區三帶”發展格局。川南竹產業集群:以宜賓市、瀘州市、樂山市、自貢市的14個縣(區)為重點,著力打造要素集聚、三產融合、競爭力強的現代竹業發展群,努力建成中國西部竹產業發展高地。成都平原竹文化創意區:以成都市、眉山市的10個縣(市、區)為重點,著力打造以竹研發、竹博覽、竹會展、竹培訓、竹編、竹裝飾為特色的國際竹產業文化創意先行區。大熊貓棲息地竹旅游區:以大熊貓國家公園所涉區域為重點,著力打造以大熊貓食竹景觀為特色的原生態竹旅游示范區。青衣江竹產業帶:以雅安市、眉山市、樂山市的8個縣(區)為重點,著力打造以竹炭、竹纖維、竹文化旅游為特色的融合發展帶。龍門山竹產業帶:以成都市的6個縣(市)為重點,著力打造以川西竹林盤、有機竹筍、竹藝制品為特色的高端產業帶。渠江竹產業帶:以達州市、廣安市的5個縣(市、區)為重點,著力打造以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和竹日用品制造業為特色的新興產業帶。
二、扎實推進竹林資源提質增效
(四)加快提升竹林基地質量。充分應用新成果、新技術、新裝備,加快低產低效竹林復壯改造。重點推廣綿竹、楠竹、苦竹、方竹、雷竹、白夾竹、巨黃竹、粉單竹、慈竹等鄉土優良竹種,推行竹子與楨楠、香樟、紅豆杉等珍稀樹種混交種植。將退化竹林修復更新納入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竹林改造享受森林撫育政策。新造竹林納入國家造林補貼項目。新增現代竹林基地驗收合格后,由縣級政府整合資金一次性給予補助。認定授牌一批省級現代竹產業示范基地。
(五)積極培育優質竹林景觀。堅持適地適竹,積極營造多類型、多用途竹林景觀資源。利用城鎮道路、綠地、樓院、庭院開展植竹美化,打造一批城鎮竹林景觀。開展美麗鄉村植竹造林和綠道建設,在江河、湖庫、公路、鐵路等沿岸沿線加快建設50條翠竹長廊和竹林大道。利用鄉村“四旁”、隙地加快竹林新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和景觀林。支持宜賓市建設“宜長興”、瀘州市建設“納敘古”百里翠竹示范帶。支持汶川縣、青神縣建設特色竹景觀帶。
(六)加強生態竹林資源保護。推進天然林保護、濕地保護恢復、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重點工程,充分發揮竹林對江河流域的生態保護作用。加強珍稀竹種資源保護,豐富竹類種質資源庫,積極支持有條件的竹類種質資源庫建設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生態竹林享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符合政策的25度以上、重要水源地15至25度非基本農田坡耕地栽植的竹林,享受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為生態護竹員。加強竹林火災和病蟲害綜合防治,依法打擊毀壞生態公益竹林行為。
(七)科學推進竹林立體經營。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生境優勢,積極推進竹下生態種植、養殖、采集等復合經營。完善竹下生態種養標準,推廣竹—藥、竹—菌、竹—禽、竹—畜等模式。竹下生態種養基地、“三品一標”竹筍基地建設優先納入林下經濟示范和林業科技創新推廣示范項目。建設、認定一批“萬畝林億元錢”竹林示范基地。
(八)完善竹林道路和灌溉設施。整合有關涉農資金,結合通鄉通村公路、護林防火通道建設,新建或改造竹林基地對外連接道路2000公里、竹林生產道路4200公里。對成片面積1000畝以上的竹基地對外連接道路,結合有關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等統籌實施。鼓勵將竹林生產道路納入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筍用竹基地配套灌溉設施納入農田水利建設補助范圍。
三、大力推動竹文化與竹旅游深度融合
(九)培育竹文化創意產業。深化竹與歷史、文化和民俗的融合,挖掘竹詩詞文化,傳承發展竹編、竹雕、竹簧、竹宣紙、竹絲畫簾、竹油紙傘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持開展竹文化主題影視、演藝、攝影、繪畫、書法等活動。支持建立竹文化主題公園、主題博物館、主題博覽園、主題酒店及竹工藝設計研發中心、大師工作室、竹藝傳習所等,按照有關規定予以獎勵。支持竹文化產業項目申報有關專項資金。推動竹文創產品設計生產,支持建立竹文創基地,支持竹文化產品納入互聯網交易平臺。支持蜀南竹文化系統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建設一批青少年竹生態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竹類研究教學科普基地。
(十)大力發展竹生態旅游。支持舉辦竹文化節、竹生態旅游節、竹博覽會、竹林體育等活動,打造一批竹生態旅游精品線路、竹林體驗基地、竹林康養示范區。支持竹林公園、竹林濕地、川西竹林盤優先納入重點旅游規劃。依托大熊貓棲息地竹林景觀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推動大熊貓文化與竹產業融合發展。認定一批省級竹林小鎮、竹林人家,省財政一次性給予每個竹林小鎮獎補。對在竹林小鎮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給予指標支持。支持申報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森林康養示范基地。優先推薦竹專業村鎮評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特色生態旅游示范村鎮。
(十一)加快竹景區提檔升級。推動標準化創建,著力提升竹景區服務能力。竹旅游項目中,屬于永久性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依法按建設用地管理;屬于自然景觀用地及農林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不征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加強竹景區防火水池和作業消防通道建設,推進多樣化景觀打造和經營利用。支持竹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或生態旅游度假區。支持長寧蜀南竹海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合江福寶森林公園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改造提升成都望江樓公園、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支持邛崍川西竹海、雨城西蜀熊貓竹海、峨邊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沐川竹海、長寧西部竹石林、興文僰王山、大竹五峰山、宣漢峨城山、納溪大旺竹海、北川羌王竹海等重點竹旅游景區建設。將竹景區游步道、生態廁所、生態停車場等設施納入省財政旅游專項資金補助范圍。鼓勵竹景區推廣使用可降解竹制品代替傳統建材和生產生活用品。
四、著力推動竹產品加工轉型升級
(十二)加快建設現代竹產業園區。整合資源要素,集中打造一批現代竹科技示范園、竹生態經濟園、特色竹產業園,符合條件的納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優先申報國家級示范園區。認定為省級園區的,省財政按相應標準一次性給予補助。市(州)、縣(市、區)要優先保障竹產業園區及竹企業的土地、水、電、氣等要素供應指標。支持發揮竹產業園區輻射帶動作用。嚴格準入和退出標準,實現園區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建立竹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一批竹產業“雙創”示范基地,引導農村創業創新基地與特色竹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對接。
(十三)優化提升竹產品精深加工。突出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竹漿紙、竹筍、竹人造板、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藝品、竹包裝、竹建材裝飾等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改造。支持竹炭、竹飲料(竹酒)、竹原纖維、竹基纖維復合材料(竹鋼)、竹藥品等新興產業發展。符合條件的竹精深加工項目,省財政給予支持;納入省重點項目的竹精深加工項目優先保障用地指標。支持規模以上竹企業優先申報科技項目。支持竹精深加工園區建設。加大竹加工工藝、環保設備和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等研發改造。
(十四)推進竹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推進竹產品就地加工提高附加值,就地加工利用轉化率達到70%。優化竹材、竹筍、林下產品就地初加工點布局,推進竹食品冷鏈物流建設。支持建立竹產品初加工合作社,鼓勵組建竹林采伐經營專業隊伍。引導竹產品初加工固定化、規模化,科學合理布設初加工點,用地按設施農用地管理,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支持發展竹產品初加工及采伐機具。
五、加強竹產業品牌和市場體系建設
(十五)著力打造“川字號”竹品牌。整合四川竹漿紙、四川竹筍等省級公共品牌,提升青神竹編、蜀南竹海等區域性公共品牌。鼓勵符合條件的竹企業使用“四川扶貧”集體商標。鼓勵申報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品牌。支持建立竹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安排有關專項資金,對新獲得馳名商標認定的獎勵50萬元;對新獲得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的,分別獎勵50萬元。
(十六)加快完善竹專業市場體系。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大力推進竹產業交流合作,拓展竹產品市場和發展空間。辦好中國國際竹產業發展峰會暨中國宜賓國際竹產品交易會、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中國(瀘州)竹產業博覽會。鼓勵竹企業參加“萬企出國門”“川貨全國行”“惠民購物全川行動”等活動,通過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平臺,引進一批竹產業合作項目。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營銷體系。建立竹產品出口通關等環節問題快處機制。鼓勵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鋼,倡導綠色消費。支持青神縣建設全國竹產業交易中心,支持宜賓市建設國際竹產品交易中心,支持瀘州市建設西南林竹資源網上交易中心。
(十七)強化竹產品質量監管。推進竹產業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標準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支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利技術向標準轉化。建設質量誠信體系,建立企業失信黑名單制度。完善竹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網絡,推進產地產品認證,建立竹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推進標準化示范建設,建立標準實施檢查、評估和信息反饋機制。支持青神縣建設國家級竹產品檢驗檢測中心。
六、強化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保障
(十八)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來,將竹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省級層面建立由省林草局牽頭負責的工作協調機制。各竹產業重點市(州)、縣(市、區)要相應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具體推進方案,將工作推進成效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實行“清單制+責任制”管理,加強宣傳引導,推動形成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十九)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加強竹良種選育及繁育,支持建立竹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組建竹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鼓勵研發竹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支持申報省科學技術獎勵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高校建立竹產業學院、開設竹相關專業。竹產業從業技能培訓納入當地再就業培訓范圍。加快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支持建立國際竹藤中心培訓基地、竹利用科創中心。支持引進竹產業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選派干部到竹產業發達地區考察學習和掛職鍛煉,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專業人才到重點竹產業發展地區掛職任職。
(二十)強化財稅金融支持。2019至2022年,省財政統籌有關涉農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竹資源培育及配套設施建設。經考核認定的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省財政統籌安排資金給予每縣一次性獎補,考核認定辦法另行制定。2020年前,以竹藤基地建設、竹藤精深加工產品及竹副產品開發等《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可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將竹產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范圍,落實農業信貸擔保財政獎補、風險補助及擔保業務費補助政策。有條件的市(州)、縣(市、區)可將竹產業發展納入農業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范圍。
(二十一)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竹產業招商引資,完善扶持政策,培育種竹大戶、家庭竹場、職業經理人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通過竹林流轉、托管、合作社、股份合作等實現規模經營。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保底分紅”“二次返利”“政策性保險+商業保險”等利益聯結模式。鼓勵建立竹林經營權流轉證制度。支持脫貧攻堅造林合作社承擔竹資源培育任務。各類主體營造的竹林,可自愿向縣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用于抵押貸款、流轉、繼承等。對竹產業龍頭企業實行動態認定,優先給予中央財政林業貸款貼息或省級農業產業化項目貼息。